第5章
那宫女像是已经哭过了,眼眶还泛着微红,迟迟不敢多说,三言两语地掩盖着事实。
周岚清微微挑眉:“人欲脱困,常需紧握难逢之机。你若不欲言,则就此作罢。”
她心中跟明镜似的,这宫女原先跟的是流彩,想来是近来对她的器重转移到了别人身上,这才使其惨遭毒手。
可这宫女不敢再多说,看来是被打的不止这一回。而立在她身旁的宫女神色也不是很好,看来她的处境也不佳。
看着两人面上难掩不甘和愤慨,周岚清心中也知道时机差不多了。
才到午时,皇帝用完午膳,便上明善宫来了。
不同往日,周岚清亲自派人去请,故没有提前通报。
皇帝到时,便见周岚清已在门前候着许久,一副乖顺姿态,像是已经从上回的事情吸取了教训,自那时起便再也没有惹出什么祸事。
对此皇帝表示颇为满意,在其的陪同下缓缓向殿中走去。
不过一旁的海顺公公倒是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:以往前来总是有翠珠的身影,如今不但没有见到,就连长宁宫的流彩也不在此处。
一行人途径其中一处庭院之时,忽闻周边似有争执吵闹声。这使得皇帝有些不满,周岚清一边观察皇帝的脸色,面上也适时地显现出尴尬之意。
随行的桃春立即上前拨开遮掩的柳枝,就见两三个宫女正吵闹得不可开交。
偏偏几人都还没有意识到危险已悄然降临,其中一个还大言不惭道:“你当你是谁?我们可是皇上钦点来的,就连公主都得卖我们几分面子,你不过一个下等宫婢,在这吵嚷什么?”
被训斥的宫女也不甘示弱:“若不是你们翠珠姑娘日日想着讨主子的便宜,我们长宁宫出来的哪用被你们所拖累?”
桃春立即出声制止,几人闻声望去,被吓得哗啦啦跪成一片。
周岚清立在一旁,打探着皇帝已有些愠怒的神色,象征性的施以轻罚。接下来的几步路中,她明显感受到皇帝的话都少了很多。
然则周岚清筹谋之久,岂可轻易言终?
自庭至殿,路途虽短,却接二连三遇到宫女的争执。且这些宫女不是自己派遣的,便是长宁宫调拨过来的。
看着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黑,周岚清的心情却越来越雀跃,对那些闹事的宫女皆是小惩大诫的态度。
直至最后,皇帝亲眼看见翠珠在对一个宫女施暴场景,才终于爆发。
而翠珠抬起还残留些许暴虐的脸,看见皇帝的那一刻,终于知道一切都完了。
她的视线往后移动,周岚清正用一种他看不透的眼神盯着她。
海顺公公则是闭上双眼,心中已经想好翠珠的结局。
“将这些目无尊卑的东西全都赶出去。”皇帝对翠珠不断哀求的且逐渐攀附过来的手避如蛇蝎,并将怒火延续到周岚清身上:“朕平日是怎么教你的?怎么整个宫中都不成样子?”
周岚清老早就准备好了说辞:“儿臣只觉得是父皇母后对儿臣的怜爱,若是严惩,怕是会拂去您对儿臣心思。”
此一言,便足矣挡住皇帝愈加盛起的怒火,后者叹了一口气,整个人显得有些疲惫,却没有任何犹豫:“任何不利你,都处理掉。下回朕前来不希望再看见这场景。”
说罢,就连坐也不坐,也不看翠珠一眼,抬脚便离开了明善宫。周岚清看着他的背影,估摸着皇帝日后应该是不常来了,毕竟每回来都找不痛快。
待
皇帝走后,亭中只剩下周岚清以及地上的翠珠。
少女居高临下地看着地上哭的不能自已的女子,再也不见以往的仁慈。翠珠迎上周岚清充满戏谑的目光,才明了自始至终都是她的策划。
许是作威作福惯了,又或是知道对方想至自己于死地,此时也不装了,面露凶狠:“是你!都是你!”
周岚清笑得讽刺:“若不是你爬上龙床,又着急为父皇分忧,且到最后还不知悔改,怎会落得如此下场?”
话音没落,翠珠脸色煞白:“你!你怎么?”
只可惜话还没说完,便被身后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人捂住了嘴,又一下子抹了脖子,拖下去了。
而周岚清只是静静地看着,不发一言。
翠珠到死都不会知道,当年她曾为皇帝查出一个安插在其身边的眼线,以至于最后那姑娘却被丢进军营充当军妓。
而这个姑娘正是原先跟在周岚清身边的其中之一。
这也难怪当初桃春得知翠珠的名字会控制不住情绪了。
看着空荡荡的院子,周岚清不免感叹:翠珠为皇帝倾尽所有,最后换来不过是帝王绝情绝义,到死连个名分都没有。
今日之事波澜甚广,流彩被谴归长宁,周岚清为求周全,仅留数名衷心者于远殿侍奉,余者皆遣返原处。
自此,明善宫方得真正之宁谧。
翌日,桃春执梳为周岚清理云鬓,笑语盈盈:“殿下,后日北朝盛宴在即,不知您意属何人为您妆点?”
周岚清闻言,佯装茫然:“此事若不是你,难不成还想要旁人来做?”
桃春心喜,手中功夫又不由得精细了些。
但还没高兴一会,就在午时,长宁宫便派人来传话,说是请永乐公主去一趟。桃春上前应下,下意识看了一眼正坐着休息的少女。
周岚清闻言看向这朗朗晴天,虽是入秋,却依旧是烈日冒头。
由不得悄悄叹了一口气:该来的总会来。
第4章 两难处境
长宁宫一处旁殿。
周岚清正跪于此地,且跪得地方极为讲究:身前仰视佛像,背靠炎炎烈日,身侧还有一嬷嬷时刻督促。
桃春急得团团转,对一旁看管的嬷嬷求情道:“您也是看着殿下长大的,求求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让殿下好受些罢!”
话音刚落,周岚清就睁开眼睛,头也不转过来,低声呵斥:“桃春,休要多言。”
桃春咬咬牙,先是看了主子倔强的背影,又看了一眼嬷嬷那不讲私情的模样,夺门而出。
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,不远处终于出现了一个背影,不过并不是桃春,而是一个面带不悦的女人。
周岚清原本紧闭的双眼,随着一旁的嬷嬷向人问安的声音而睁开,她感觉到身后的动静消失,于是动了动嘴唇。
“母后。”
来者正是当今大燕皇后,周岚清的亲生母亲。
女人上前走了几步,将少女身后的光亮遮住,黑暗笼罩着周岚清的视线,使其迫不得已看着眼前硕大的佛像。
外界皆传帝后和睦,可作为辗转于两者之中的周岚清才知道其中的微妙。
要说是自己那父皇和母后关系差,那倒也是说不上,只不过是太表面,表面的又有点无懈可击,于是这夫妻两只能从自己时不时地身上找不痛快。
片刻,包裹着少女的黑暗开始往旁边挪动,明亮重新回归至周岚清的身上。紧接着皇后的声音从身后侧响起。
“若是本宫不请你,你是不是还不屑踏入长宁宫?”
“女儿不敢。”
“不敢?”皇后语气里含着质疑:“你有什么不敢做的?”
“你做的那些事,是一个女子应该涉足的么?”
“你知不知道?若是真令你父皇知道,几条性命都不足以谢罪!”
数落如雨点般袭来,周岚清却好似习惯了似的,面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改变。
她知道皇后这是在因为流彩一事对自己不满,再加之从前的欠账一块算上了。
可她明明只不过是稍稍给自己谋点应得的权利,这难道就是她的错吗?
周岚清不明白。
可皇后像是看不得她这般淡然的态度,大有誓不罢休的架势,口中的话语更是说的重了几分。
“你当真以为,你的父皇会对你有多纵容么?”
这句话终于使周岚清微微有些触动。
最初,她也曾天真以为,自己真如旁人所言,深蒙父皇之眷注。身为女子,父皇竟延聘良师,轮番为自己传授道德伦理、政治哲学及法治集权之学问。
若不是自己偶然一次发现了自己老师与父皇起了争执,方知一切皆为父皇刻意铺陈之路。就连自己如今的名望,亦系父皇一手扶持。
而这一切,此皆不过是他想要将来多一个驱策之利器而设局罢了。
如今大燕朝政之中,以丞相和太傅为首逐渐各执一党,其余不若是些不屑于结党营私的耿直之辈,便是对争权夺势避之不及的边缘人物。
皇后背靠太傅,也给了帝后那表面下的不和找了些理由。
就连最近太傅的身体欠佳,以至母后心神不宁,父皇都要借机让自己前来找嫌。
“母后,”周岚清终于开口:“女儿从未敢行越矩之事,所做的一切,也都是在情理之中。”
皇帝现在虽不容许她步入政事之渊,可多年在帝王耳濡目染,又如何能够安分?她早已涉入储君之争,也已选择将宝压在自幼相伴成长的周靖身上,只可惜于偶然一次,让皇后知道她的心思,不过周岚清也清楚地知道,皇后断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半分。
周岚清微微挑眉:“人欲脱困,常需紧握难逢之机。你若不欲言,则就此作罢。”
她心中跟明镜似的,这宫女原先跟的是流彩,想来是近来对她的器重转移到了别人身上,这才使其惨遭毒手。
可这宫女不敢再多说,看来是被打的不止这一回。而立在她身旁的宫女神色也不是很好,看来她的处境也不佳。
看着两人面上难掩不甘和愤慨,周岚清心中也知道时机差不多了。
才到午时,皇帝用完午膳,便上明善宫来了。
不同往日,周岚清亲自派人去请,故没有提前通报。
皇帝到时,便见周岚清已在门前候着许久,一副乖顺姿态,像是已经从上回的事情吸取了教训,自那时起便再也没有惹出什么祸事。
对此皇帝表示颇为满意,在其的陪同下缓缓向殿中走去。
不过一旁的海顺公公倒是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:以往前来总是有翠珠的身影,如今不但没有见到,就连长宁宫的流彩也不在此处。
一行人途径其中一处庭院之时,忽闻周边似有争执吵闹声。这使得皇帝有些不满,周岚清一边观察皇帝的脸色,面上也适时地显现出尴尬之意。
随行的桃春立即上前拨开遮掩的柳枝,就见两三个宫女正吵闹得不可开交。
偏偏几人都还没有意识到危险已悄然降临,其中一个还大言不惭道:“你当你是谁?我们可是皇上钦点来的,就连公主都得卖我们几分面子,你不过一个下等宫婢,在这吵嚷什么?”
被训斥的宫女也不甘示弱:“若不是你们翠珠姑娘日日想着讨主子的便宜,我们长宁宫出来的哪用被你们所拖累?”
桃春立即出声制止,几人闻声望去,被吓得哗啦啦跪成一片。
周岚清立在一旁,打探着皇帝已有些愠怒的神色,象征性的施以轻罚。接下来的几步路中,她明显感受到皇帝的话都少了很多。
然则周岚清筹谋之久,岂可轻易言终?
自庭至殿,路途虽短,却接二连三遇到宫女的争执。且这些宫女不是自己派遣的,便是长宁宫调拨过来的。
看着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黑,周岚清的心情却越来越雀跃,对那些闹事的宫女皆是小惩大诫的态度。
直至最后,皇帝亲眼看见翠珠在对一个宫女施暴场景,才终于爆发。
而翠珠抬起还残留些许暴虐的脸,看见皇帝的那一刻,终于知道一切都完了。
她的视线往后移动,周岚清正用一种他看不透的眼神盯着她。
海顺公公则是闭上双眼,心中已经想好翠珠的结局。
“将这些目无尊卑的东西全都赶出去。”皇帝对翠珠不断哀求的且逐渐攀附过来的手避如蛇蝎,并将怒火延续到周岚清身上:“朕平日是怎么教你的?怎么整个宫中都不成样子?”
周岚清老早就准备好了说辞:“儿臣只觉得是父皇母后对儿臣的怜爱,若是严惩,怕是会拂去您对儿臣心思。”
此一言,便足矣挡住皇帝愈加盛起的怒火,后者叹了一口气,整个人显得有些疲惫,却没有任何犹豫:“任何不利你,都处理掉。下回朕前来不希望再看见这场景。”
说罢,就连坐也不坐,也不看翠珠一眼,抬脚便离开了明善宫。周岚清看着他的背影,估摸着皇帝日后应该是不常来了,毕竟每回来都找不痛快。
待
皇帝走后,亭中只剩下周岚清以及地上的翠珠。
少女居高临下地看着地上哭的不能自已的女子,再也不见以往的仁慈。翠珠迎上周岚清充满戏谑的目光,才明了自始至终都是她的策划。
许是作威作福惯了,又或是知道对方想至自己于死地,此时也不装了,面露凶狠:“是你!都是你!”
周岚清笑得讽刺:“若不是你爬上龙床,又着急为父皇分忧,且到最后还不知悔改,怎会落得如此下场?”
话音没落,翠珠脸色煞白:“你!你怎么?”
只可惜话还没说完,便被身后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人捂住了嘴,又一下子抹了脖子,拖下去了。
而周岚清只是静静地看着,不发一言。
翠珠到死都不会知道,当年她曾为皇帝查出一个安插在其身边的眼线,以至于最后那姑娘却被丢进军营充当军妓。
而这个姑娘正是原先跟在周岚清身边的其中之一。
这也难怪当初桃春得知翠珠的名字会控制不住情绪了。
看着空荡荡的院子,周岚清不免感叹:翠珠为皇帝倾尽所有,最后换来不过是帝王绝情绝义,到死连个名分都没有。
今日之事波澜甚广,流彩被谴归长宁,周岚清为求周全,仅留数名衷心者于远殿侍奉,余者皆遣返原处。
自此,明善宫方得真正之宁谧。
翌日,桃春执梳为周岚清理云鬓,笑语盈盈:“殿下,后日北朝盛宴在即,不知您意属何人为您妆点?”
周岚清闻言,佯装茫然:“此事若不是你,难不成还想要旁人来做?”
桃春心喜,手中功夫又不由得精细了些。
但还没高兴一会,就在午时,长宁宫便派人来传话,说是请永乐公主去一趟。桃春上前应下,下意识看了一眼正坐着休息的少女。
周岚清闻言看向这朗朗晴天,虽是入秋,却依旧是烈日冒头。
由不得悄悄叹了一口气:该来的总会来。
第4章 两难处境
长宁宫一处旁殿。
周岚清正跪于此地,且跪得地方极为讲究:身前仰视佛像,背靠炎炎烈日,身侧还有一嬷嬷时刻督促。
桃春急得团团转,对一旁看管的嬷嬷求情道:“您也是看着殿下长大的,求求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让殿下好受些罢!”
话音刚落,周岚清就睁开眼睛,头也不转过来,低声呵斥:“桃春,休要多言。”
桃春咬咬牙,先是看了主子倔强的背影,又看了一眼嬷嬷那不讲私情的模样,夺门而出。
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,不远处终于出现了一个背影,不过并不是桃春,而是一个面带不悦的女人。
周岚清原本紧闭的双眼,随着一旁的嬷嬷向人问安的声音而睁开,她感觉到身后的动静消失,于是动了动嘴唇。
“母后。”
来者正是当今大燕皇后,周岚清的亲生母亲。
女人上前走了几步,将少女身后的光亮遮住,黑暗笼罩着周岚清的视线,使其迫不得已看着眼前硕大的佛像。
外界皆传帝后和睦,可作为辗转于两者之中的周岚清才知道其中的微妙。
要说是自己那父皇和母后关系差,那倒也是说不上,只不过是太表面,表面的又有点无懈可击,于是这夫妻两只能从自己时不时地身上找不痛快。
片刻,包裹着少女的黑暗开始往旁边挪动,明亮重新回归至周岚清的身上。紧接着皇后的声音从身后侧响起。
“若是本宫不请你,你是不是还不屑踏入长宁宫?”
“女儿不敢。”
“不敢?”皇后语气里含着质疑:“你有什么不敢做的?”
“你做的那些事,是一个女子应该涉足的么?”
“你知不知道?若是真令你父皇知道,几条性命都不足以谢罪!”
数落如雨点般袭来,周岚清却好似习惯了似的,面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改变。
她知道皇后这是在因为流彩一事对自己不满,再加之从前的欠账一块算上了。
可她明明只不过是稍稍给自己谋点应得的权利,这难道就是她的错吗?
周岚清不明白。
可皇后像是看不得她这般淡然的态度,大有誓不罢休的架势,口中的话语更是说的重了几分。
“你当真以为,你的父皇会对你有多纵容么?”
这句话终于使周岚清微微有些触动。
最初,她也曾天真以为,自己真如旁人所言,深蒙父皇之眷注。身为女子,父皇竟延聘良师,轮番为自己传授道德伦理、政治哲学及法治集权之学问。
若不是自己偶然一次发现了自己老师与父皇起了争执,方知一切皆为父皇刻意铺陈之路。就连自己如今的名望,亦系父皇一手扶持。
而这一切,此皆不过是他想要将来多一个驱策之利器而设局罢了。
如今大燕朝政之中,以丞相和太傅为首逐渐各执一党,其余不若是些不屑于结党营私的耿直之辈,便是对争权夺势避之不及的边缘人物。
皇后背靠太傅,也给了帝后那表面下的不和找了些理由。
就连最近太傅的身体欠佳,以至母后心神不宁,父皇都要借机让自己前来找嫌。
“母后,”周岚清终于开口:“女儿从未敢行越矩之事,所做的一切,也都是在情理之中。”
皇帝现在虽不容许她步入政事之渊,可多年在帝王耳濡目染,又如何能够安分?她早已涉入储君之争,也已选择将宝压在自幼相伴成长的周靖身上,只可惜于偶然一次,让皇后知道她的心思,不过周岚清也清楚地知道,皇后断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半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