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
  李不言也不是怕事的性格, 率先拱手道:“陛下, 欧阳伦此举, 已非寻常贪腐,实乃通敌叛国!按《大颂律》, 谋叛者, 主犯凌迟,家族男丁十六岁以上皆斩,女眷没入教坊司, 家产抄没!”
  “臣请陛下即刻下旨, 锁拿欧阳伦及其涉案子嗣、党羽, 交由三司会审, 昭告天下,以正国法!”
  赵庚明听罢没有立刻表态, 目光转向赵庚旭说道:“小九,提提你的看法?”
  赵庚旭此刻反而异常冷静。
  通过这几个月皇兄的教导,他知道, 扳倒一个盘根错节的顶级世家,尤其是欧阳伦这种级别的重臣,绝非一道圣旨就能简单了事。
  这背后牵扯的利益网络太广, 一旦处理不当,极易引发朝局动荡,甚至给北狄可乘之机。
  他沉思片刻回道:“皇兄,李尚书所言乃正理,国法如山,不容亵渎。然,欧阳伦经营多年,党羽遍布朝野地方,尤其是在江州、云州等地根深蒂固。”
  “若骤然以雷霆万钧之势锁拿,其党羽惊惧之下,或狗急跳墙,或隐匿证据,甚至可能铤而走险,与地方势力勾结生乱。届时,恐生暴乱。”
  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臣弟以为,当双管齐下。明面上,皇兄可借方才朝会上那些弹劾尉迟将军和天工院的由头。”
  “下旨申饬,甚至可暂时收回尉迟将军部分非核心兵权,以示公允,麻痹欧阳伦及其党羽,让他们误以为陛下投鼠忌器,只是寻常朝争。”
  “哦?”赵庚明眼神微动。
  “那暗地里呢?”
  赵庚旭微笑道:“暗地里,请皇兄密令尉迟将军,依据现有账册和口供,继续深挖,务必拿到欧阳伦父子直接下令、或是知情并从中牟利的铁证,最好是往来书信等物证。”
  “同时,李尚书在吏部,需加快对欧阳家核心党羽的暗中调查。皇兄可授意枢密院,以轮防、操演等名义,对欧阳家影响力较大的江州、云州等地驻军,进行官员调动,将关键位置的将领暂时替换为绝对忠诚可靠之人。”
  “要做就要一击毙命,让欧阳家无法翻盘清算!”
  赵庚明目光在李不言和赵庚旭脸上扫过,缓缓点头:“小九思虑周详。就按此议行事!李不言!”
  “臣在!”
  “吏部这边,由你全权负责,调动所有可信人手,配合北望伯,务必将此案办成铁案!”
  “臣,领旨!”
  随后赵庚明对身边的心腹太监吩咐道:“传朕密旨给尉迟俭,着他依计行事,稳扎稳打,朕要的是欧阳伦通敌叛国的铁证,人赃并获!”
  “是,陛下!”
  ………
  翌日,两纸加急密报紧急呈上了御案,是关于土改之策的。
  去岁,太上皇赵衍选了蜀州永川县、凉州张掖县、江州富春县、云州晋宁县四县进行土改试点。
  然而,改革的推行,远非一纸诏书那般简单。
  至今年秋初,结果已然分明。
  蜀州永川县,县令顾问明,乃科举探花,寒门出身,心思缜密。
  他抵达永川后,并未急于推行强硬政策,而是先微服走访,摸清了本地以几个中等士绅为主、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。
  他利用朝廷赋予的“超额回购”政策,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。对于愿意配合的士绅,给予足额补偿甚至略高于市价,并承诺其家族子弟在县学、吏员选拔上享有一定优先。
  对于冥顽不灵、暗中阻挠者,则联合州府,以其过往不法之事为突破口,依法查办,杀鸡儆猴。
  同时,他大力推广从天工院流出的新式农具和堆肥技术,承诺分得土地的农户可获得低息借贷购买,使得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人心归附。
  虽有波折,但土改在永川县已初见成效,大量隐田被清查,土地重新分配,秋税收缴竟比往年增加了三成。
  凉州张掖县,县令王瑾,去岁主动请缨参与土改,因与赵庚旭关系密切,且参与土改定策,太上皇便破例允了。
  张掖地处边陲,民风彪悍,土地兼并虽不如江南一带严重,但地方豪强与军中势力勾连更深。
  王瑾到任后,手持圣旨和尚方宝剑,首先拿几个与外族有走私嫌疑、民愤极大的豪强开刀,以雷霆手段查抄其家产,土地充公,人头落地,瞬间震慑住了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。
  随后,他借鉴永川经验,利用钱多的优势,快速推进赎买和分配。
  他还别出心裁,将部分靠近边境、分配后无力自耕的农户组织起来,实行“军屯民助”,由边军提供部分保护和农具,农户耕种,收获按比例分成,既安置了流民,又巩固了边防。
  然而,在江州富春县和云州晋宁县,情况却截然不同。
  江州、云州乃是世家势力根深蒂固之地,尤其是欧阳家、崔家等世家豪强在此经营数代,关系网盘根错节。
  派往这两地的县令,虽也是精心挑选的干吏,但在地方世家联合起来的软硬兼施、层层阻挠下,举步维艰。
  县令清查田亩,无人配合;推行赎买,无人响应;甚至县衙胥吏也多为世家耳目,政令不出衙门。
  就在两位县令试图绕过地方,直接向州府乃至中枢求援时。
  富春县令在赴州府述职途中,于荒山遭遇“流匪”,一行人等尽数被杀,尸骨无存。
  晋宁县令更是在县衙后院书房内,离奇“自缢”身亡,现场留下了一封语焉不详的“谢罪书”。
  消息传回京城,朝野震动!这已不是简单的阻挠,而是赤裸裸的挑衅皇权,是对土改新政的血腥反扑!
  养心殿内,气氛凝重。
  赵庚明面色铁青,将两份八百里加急的噩耗奏报狠狠摔在御案之上,殿内侍立的宫人吓得匍匐在地。
  “好!好得很!”
  “竟敢公然谋杀朝廷命官!真是一点没把朕放在眼里?!”
  他猛地看向坐在下首的赵庚旭,问道:“小九,你怎么看?”
  赵庚旭今日恰好在兵部当值,被紧急召来。
  他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走到御案前,拿起那两份染血的奏报仔细查看。
  他放下奏报,思索片刻后回道。
  “皇兄!富春县令遇袭,现场伪装成流匪作案,但时间、地点太过巧合。”
  “晋宁县令自缢,更是漏洞百出,他前一日还寄出家书,言及已找到关键账册,不日便可上呈,怎会突然自尽?这分明是灭口!”
  他喝了口茶水,缓了片刻继续道:“两地几乎同时发难,动作干净利落,绝非当地豪强敢自作主张所为。背后必有更大的世家支持。”
  “其目的,不仅是阻止土改,更是要恐吓朝廷,吓退所有敢于推行新政的官员!”
  赵庚明重重叹了口气点头道:“朕自然知道!欧阳伦……还有那几个躲在后面的老狐狸,真以为朕不敢动他们?!”
  “只是北望伯尉迟俭和吏部这边的调查正在关键时刻,尚未拿到足以将其彻底扳倒的铁证,此刻对方显然是想用这种极端方式,逼迫我们让步,甚至引发朝局动荡。”
  “皇兄,此刻退让,则前功尽弃,新政将永无推行之日,两位县令也白死了!”
  赵庚旭上前一步焦急回道,“必须强硬回击,而且要更快、更狠!”
  “如何回击?”
  赵庚旭神色一凛答道:“他们杀我们的人,是想让我们无人可用。那我们就告诉他们,我们的人,他们动不起!而且,会越来越多!”
  “既然顾问明、王瑾,在永川、张掖已打开局面,证明其能力与忠诚。”
  “臣弟建议,擢升顾问明为蜀州布政使司参议,仍兼管永川土改事宜,授其临机专断之权!擢升王瑾为凉州镇守副使,协理边务及张掖等地土改,赋予其调动部分边军维持地方秩序之权!”
  “连升三级,以示皇恩浩荡,更是向天下表明朝廷推行土改之决心!”
  赵庚明听罢,思索片刻后点点头道:“准!朕不仅要给他们升官,朕还要给他们实权!
  “朕会责令蜀州都指挥使司、凉州镇守总兵官,必须全力护卫顾、王二人及其属官安全,若他二人在推行土改之地再有丝毫闪失。”
  他声音陡然转厉,“当地主官,提头来见!同时,明令蜀、凉两地布政使,必须无条件协助土改事宜,若有阳奉阴违、推诿塞责者,视同谋逆!”
  圣旨以最快的速度从内阁发出。
  “提头来见”的护身符,更是让蜀、凉两地的主官和下辖官员们脊背发凉。
  第53章
  赵庚旭离开养心殿后, 他并未回府,而是来到了天工院资助的善堂。
  他依托善堂鱼龙混杂的优势,在善堂地下建立的一个小型的“技术舆论分析中心”。
  院内, 几名由他亲自挑选、背景干净擅长数算、逻辑分析的年轻学子正在忙碌。
  他们面前堆放着大量杂乱的数据——包括各地物价波动、商路流量、甚至是一些经由特殊渠道收集来的市井流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