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
  “列阵!”赵庚旭在两百步外突然勒马,举起由天工院改造的特制强弩,瞄准了狄军中军大纛。
  “嗖——”
  一支特制弩箭破空而去,精准地射中旗杆!北狄帅旗应声而倒!
  “什么?”乌维大惊失色,帅旗倒地,军心顿时动摇。
  赵庚旭毫不迟疑,第二箭已上弦。这一次,他瞄准的是乌维本人。
  乌维察觉到危险,急忙侧身闪避。弩箭擦着他的胳膊飞过,带走一大片皮肉,鲜血顿时涌出。
  若不是他躲得快,这一箭必将贯穿头颅!
  “保护大王!”狄军亲卫慌忙上前。
  赵庚旭见两箭得手,立即挥军冲锋:“杀!”
  赵庚旭一马当先,手中长枪如龙,直取乌维中军。
  他带来的都是精锐骑兵,配备天工院新制武器,虽然人数不多,但冲击力极强。
  狄军久战疲惫,猝不及防之下阵脚大乱。
  乌维受伤,帅旗倒地,又见援军来势凶猛,再也无心恋战:“撤退!撤回固安!”
  狄军溃败如潮,丢盔弃甲向北逃窜。
  当赵庚旭返回平陶时,城门已经大开。幸存守军相互搀扶着站在道路两侧。
  贾复在副将搀扶下走上前来,想要行礼却被赵庚旭拦住。
  “贾将军辛苦了。”赵庚旭看着眼前满身血污、肩头还插着箭矢的木乔,心中百感交集。
  贾复勉强站直身体:“幸不辱命,平陶......守住了。”
  话音刚落,她便因失血过多而软倒。
  赵庚旭眼疾手快将她扶住。
  “快叫军医!”
  经过紧急救治,军医出来禀报:“殿下,贾将军伤势不重,但失血过多,需要静养。只是......”
  “只是什么?”
  “这位将军似乎是......女儿身。”
  两日后,主力部队赶到平陶。
  当英国公得知贾复的真实身份后,也不由得感叹:“巾帼不让须眉,真乃当世奇女子也。”
  而此时,西线也传来好消息:并州援军突破阻截,正在向平陶靠拢。
  平陶大捷的消息如同春风,一夜之间传遍了这座饱经战火的边城。
  当赵庚旭在李锐和亲卫的陪同下走上街头时。
  沿途的百姓纷纷跪拜,许多老人更是热泪盈眶。
  “殿下千岁!”
  “多谢殿下救命之恩!”
  他们中的不少人,在狄兵围城时已经做好了与城池共存亡的准备。
  赵庚旭忙令众人起身,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街角一处临时搭建的伤兵营吸引。
  那里躺着数百名伤兵,有的缺了胳膊,有的断了腿,军医和城中自愿帮忙的妇人正在其间忙碌着。
  他信步走去,一个正在给伤兵喂药的老妇人抬头看见他,激动得手中的药碗差点打翻:“殿...殿下!”
  伤兵们闻声纷纷想要起身行礼,赵庚旭连忙摆手:“诸位将士为我大颂负伤,该是我向诸位行礼才是。”
  说着,他当真对着伤兵营深深一揖。
  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将士和百姓都愣住了,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。
  有几个年轻的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,恨不得立即伤愈再上战场。
  一个约莫七八岁、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从人群中钻出来,仰着头好奇地打量着赵庚旭。他手里还拿着半个黑乎乎的馍。
  “您就是天幕里说的显宗陛下吗?”小男孩稚声问道,眼睛亮晶晶的。
  “我爹说,是你让大家都有饭吃,有田种。你好厉害啊!”
  赵庚旭闻言一怔,他蹲下身,与小男孩平视,温和地笑道:“让你吃饱饭、有田种,是朝廷该做的事。你爹呢?”
  小男孩脸上的光彩瞬间黯淡下去,小嘴一瘪,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:“爹...爹死了。狄人攻城的时候,爹去守城,就再也没回来...”
  他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抓住赵庚旭的衣袖,抽泣着问:“殿下,你那么厉害,能不能...能不能打得狄人再也不敢来了?”
  赵庚旭看着小男孩泪汪汪的眼睛,眼前仿佛浮现出无数个因战争而破碎的家庭,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。
  他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,郑重地承诺:“好。”
  一个字,重若千钧。
  站在他身后的李锐,清晰地听见赵庚旭在说出这个字时,眼眶分明红了,声音也带着哽咽,默默地递上一方干净的帕子。
  赵庚旭接过帕子,却没有自己用,而是轻轻替小男孩擦去脸上的泪水和污渍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  “狗娃...”
  “狗娃,”赵庚旭摸了摸他的头。
  “等我们打赢了,到时候朝廷会在这边建书院和善堂。我会让你们读书识字,学本事,长大了保护更多的人,让你爹在天之灵为你骄傲。”
  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  “传令,”他站起身,声音传遍整条街道。
  “今日起,开仓放粮,优先供应伤兵和孤寡。阵亡将士的家属,一律由官府供养子女至成年。阵亡者子女若愿从军或求学,皆由本王亲自安排!”
  “殿下仁德!”百姓们再次跪倒一片,这次不少人是真的泣不成声。
  在回驻地的路上,赵庚旭特意绕道查看了战损情况。
  “殿下,”李锐低声汇报,“根据斥候来报,乌维退守固安后,正在加紧布防。看来是想凭借坚城与我们周旋。”
  赵庚旭冷声道:“他以为躲进固安就安全了?传令各军,休整三日。三日后,兵发固安,我们要一举收复所有失地!”
  当夜,赵庚旭去探望木乔。她已经醒来,正靠在床头喝药。
  “感觉如何?”赵庚旭在床边坐下,语气中带着难得的温和。
  木乔想要起身,却被他按住:“我没事。听说殿下要在三日后出兵?”
  赵庚旭点头:“不能再给乌维喘息之机。你......好好养伤。”
  木乔却坚定地说:“我的伤不碍事,请殿下准许我随军出征。”
  看着她的眼神,赵庚旭知道劝阻无用,只得叹了口气:“可以,但你要答应我,不可再逞强。”
  三日后,平陶城外。
  大军开拔,向着固安挺进。赵庚旭回头望了一眼平陶城,那个叫狗娃的小男孩正站在城墙上,用力地向他挥手。
  第64章
  固安城内, 北狄主帅乌维的临时府邸中,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。
  “废物!都是废物!”乌维一把将案几上的地图和文书全部扫落在地,肩头的箭伤因为这番动作再次渗出血迹, 染红了绷带。
  他面目狰狞,完全失了往日草原雄主的从容。
  “整整两万援军!尚未接敌, 竟被一场雪崩折损过半!本王的帅旗,在万千将士众目睽睽之下被射落!连我自己都......”他摸着包扎处, 那里还在隐隐作痛, 眼中交织着后怕和屈辱。
  帐下众将噤若寒蝉, 无人敢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。
  “查!给本王彻查!那个放冷箭的小子, 究竟是何方神圣?!”
  乌维喘着粗气,颓然坐回虎皮大椅, 声音阴沉得如同腊月寒风。
  一名负责情报的心腹将领硬着头皮上前一步, 声音微颤:“回…回大王,已经多方确认,是…是颂国的皇太弟, 名唤赵庚旭, 年…年仅十五岁。”
  “十五岁?!”乌维瞳孔骤然收缩, 像是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笑话, 随即爆发出更加狂怒的吼声。
  “一个十五岁的黄口小儿,毛都没长齐, 就把本王、把我玄狼部数万勇士逼到如此境地?!”
  他焦躁地在帐内来回踱步,厚重的皮靴踩在狼皮地毯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:
  “还有他们用的那些会爆炸的鬼东西, 射程远超强弓硬弩的怪武器……颂人什么时候偷偷摸摸弄出了这些?!”
  “据探子回报,是颂朝新设的天工院所出,而这天工院……正是由这位皇太弟亲自执掌。”
  乌维停下脚步, 眼神闪烁不定。他原本以为趁着北望伯暴毙、颂国内部权力更迭未稳的天赐良机南下,必能势如破竹,捞足好处,重现祖辈荣光。万万没想到…
  “不能再这样硬拼了。”他喃喃自语,“颂军士气正盛,又有新式武器。传令下去,加固城防,深挖壕沟。我们要在固安拖住他们,消耗他们的锐气和粮草。”
  他走到地图前,手指点在几个部落的位置上:“派人去联系赤狼部和风狼部,告诉他们,若是让颂人站稳脚跟,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。还有...给我们的人传信,该他们动一动了。”
  乌维的拳头狠狠砸在地图上赵庚旭帅旗所在的位置,眼中凶光毕露:
  “赵庚旭!任你有通天手段,终究太过年轻!本王倒要看看,你这初出茅庐的雏鹰,如何应对这明枪暗箭!草原的雄鹰,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!”
  与固安城内的阴郁紧张相比,颂军大营的气氛却显得意外地松弛。
  时近黄昏,雪原上寒风依旧,但中军大帐内却暖意融融。